防水纺织品防水工艺及检测评价标准概述
防水纺织品加工工艺不同,防水效果也不尽相同,本文总结和分析了防水纺织品的加工工艺,并对国内外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,以了解不同试验方法的差异,更好地开展防水纺织品的评价。
随着纺织加工科技的发展,具有一定功能性的纺织产品不断涌现。防水纺织品或同时具有透湿透气、保暖等功效的防水纺织品,在户外冲锋衣、消防服 、蓬盖布及医疗专用防护服等产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多。从目前来看,防水纺织材料的加工工艺有多种 ,不同整理工艺生产的产品,其防水效果不尽相同。为了更好的开展防水纺织品的检测与评价工作,以及使生产企业了解不同试验方法的差异,本文总结和分析了防水纺织品的加工工艺,并对市场上较为常用的防水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。
2防水工艺分类
纺织品的防水原理就是阻止水分子穿过织物,从而达到防水效果。通常是通过改进织造工艺或经过整理剂处理 使织物的孔隙率小于水分子的直径,进而达到防水功能, 但同时也影响了透湿性。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,往往在追求防水功能的同时,还十分看重其透湿效果,特别是对于服用及特殊用途的产品,为了提高穿着舒适性, 通常要求产品不仅仅要防水,还要具有良好的透湿功能。目前,纺织品的防水加工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种。
2.1疏水剂整理法
此类方法是将织物经过各种疏水剂的乳液或溶液浸轧、干燥、焙烘后,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疏水基因,阻止水分子穿过织物,从而达到防水目的。浸轧通常是在常温或55 一70℃条件下进行。此类工 艺简便易行,成本低,但产品的透气性随不同的疏水剂有所不同,且防水性不理想,耐水压低,耐水洗和干洗性较差。适用此类工艺的疏水剂种类较多,如早期的铝皂防水剂,石蜡乳液等,近期的有机硅、有机氟等。
2.2 涂层整理法
涂层整理法主要是采用层压或涂层工艺在织物表面涂覆一层薄膜,封闭织物表面的孔
隙,以获得防水性。经此方法得到的产品虽然不透水,但同时也不透气,较多用于制作防雨
篷布、雨伞等开放式使用的产品,不太适用于穿着产品。随着加工工艺的改进,既能防水又能透气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,透气性主要是通过涂层剂在织物表面形成大量微孔而获得,利用涂层和薄膜的微孔将湿气传递出去,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可以选择在涂层中加入亲水性微粒、多孔填料或发泡剂等,使涂层中产生排出水气的通路。但此类方法在加工中往往由于产生的小孔不均匀,不能完全阻挡水滴浸入。后来从高聚物微结构形态着手,在特定工艺条件下,使某些高聚物能生成原纤维组成的行列薄片结构,
经单轴拉伸而形变,在行列之间形成多微孔,经过热处理,该结构被固定下来,这些微孔直径在0.2~10μm,孔隙率达80%以上。由于微孔直径是水滴直径的1/500~2500倍,因此可以阻止水滴通过,而让水蒸气分子自由通过。
适用此类涂层工艺的整理剂主要有聚合物涂料,如:氯丁橡胶、乙烯基树脂、聚丙烯酸类树脂、聚氨基甲酸酪等。整理剂中可添加各类助剂,赋予产品耐低温、防油、防霉等各种优异能。近年来,随着高分子合成技术的发展,出现了具有微孔的超薄高分子膜,耐用粘结或层压技术使其与织物结合,如聚四氟乙烯多微孔薄膜与织物层压成复合材料,既能保持织物柔软,轻薄的特点,又能达到防水透气的效果。
2.3 紧密织物法
紧密织物法是利用水滴的最小直径与水汽直径之间的差距来实现。采用特殊织造工艺,使织物经纬交织间的孔隙介于水滴最小直径(100μm)与水汽(0.0004μm)的直径之间,允许水汽通过织物而阻止水滴穿过,从而达到防水透气的目的。基于这一原理设计的防水透气的织物有超细高密织物、特高密度的织物以及超细纤维和超高收缩技术结合的织物等。以超细纤维织造的高缩织物为例,是哟价格0.1且或更细的超纤维,织物的经向每英寸有1万多根纤维,纬向每英寸有5-6万跟纤维,这种织物的密度是普通织物的20倍左右,织物经过收缩后是原坯布面积的60%,沙县间隙只有7μm左右,因织物地紧密,好似合成皮革,表面有微细绒毛丛立着,起到透气防水作用。
现在的紧密型防水织物多是超细聚酯或尼龙纤维织物,纱线之间紧密排列,耐水压可达104-105Pa。由于此类织物不用疏水剂整理加工,也没有涂层、覆膜等工艺,完全保持了织物自然的风貌,因此手感好,风格柔软,服用性能优良。但由于织物密度大,织物的撕裂性能差,而且纺纱织物必须特殊处理,生产成本较高,加工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