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醛含量测试技术热点答疑
1、剪样尺寸的影响
甲醛的挥发与样品自身性质及剪碎后放置时间有关,对大部分样品而言可适当放宽样品剪碎尺寸要求。
试样剪碎尺寸对甲醛含量较低的样品(如小于30mg/kg)的测试结果有较大影响,因此对于此类样品要增加取样量以得到可靠的结果。
2、剪碎后放置时间的影响
对于大部分样品而言,剪碎后放置1h与放置2h测试结果与剪碎后立即进行测试的结果差异不大(85%的样品差异在10%以内)。
剪碎后放置4h和12h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,甲醛的挥发性对测试结果有明显的影响,但是对于大部分样品而言, 差值的减少相对于剪碎后立即进行测试的样品比率不大。& M* ^/ D& [, l& _: A
结论:在日常检查工作中,可适当放宽从样品剪碎到称样之间的时间要求,但是需要对在合格限附近的试样进行复测。
3、萃取液放置时间的影响
理解1:过滤前放置半小时对测试结果影响不大,偏差的绝对值均在10%以内。萃取液放置1-3h之内,大部分样品的甲醛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大,因此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萃取液在过滤前的放置时间。
理解2:a 甲醛含量总体是随时间延长而升高。来源中国纺织服检测论坛
b 对于甲醛含量小于50mg/kg的样品,在30min以后甲醛含量随时间变化不大,这可能是由于如果甲醛含量较低,甲醛的萃取比较彻底7
c 甲醛含量大于50mg/kg的试样,随放置时间变化较明显,甲醛浓度会逐步升高。可能是由于甲醛分子从纺织品到水溶液中,从固相到液相的平衡过程,甲醛的释放比较缓慢,会不断地释放到水溶液中,导致甲醛浓度逐步升高。
d 萃取后放置时间小于15min,与立即过滤时检测到的甲醛含量相差较小。
4、显色后放置时间的影响5 k4 }; |$ L: Y+
显色时间为0h和1h时,对显色时间是0.5h偏差在10%以内。
随着显色时间的增加,甲醛含量变化不稳定。在放置3h时,有部分样品的结果与显色时间为0.5h的结果相差大于15%,因此在实验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操作。
5、振荡频率的影响3 Y4
对于大部分样品而言,振荡频率小于120次/分时,甲醛测定的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,对于甲醛含量高的样品影响更大。
+因此,实验室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振荡频率以确保萃取完全。
6、浑浊萃取液的处理, H
优先考虑过滤的方法。
+ B3z. E) S
对于有明显颗粒物的萃取液,建议先离心去除大颗粒物质以后,然后再过滤。直接过滤会导致过滤头的堵塞。) Q# M'" c9 {% P7 V* g& D* o
对于无明显颗粒物的胶体萃取液,可以尝试用稀释的方法,降低胶体溶液背景的干扰,使萃取液合适的吸光度范围(0.2-0.8),通过背景扣除的方法得出检测结果。
7、甲醛原液两种标定方法比较* ~( y, x i2 u
Δ GB/T 2912.1-2009 标准中规定的甲醛原液滴定方法有亚硫酸钠法和碘量法。两种方法的化学反应原理不一样: o$ N) l6 ~3 n \
Δ 亚硫酸钠法的实质是酸碱中和反应,而碘量法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。
Δ 采用亚硫酸钠滴定甲醛原液,滴定过程中,随着耗酸量的不断增加,溶液pH值由滴定前12.5-13逐渐变为无色时9.1-9.3.当溶液pH值等于9.5时,溶液颜色仍然呈淡蓝色;在整个滴定过程中,颜色没有突变。到达终点时,颜色变化不明显,实际操作过程中用肉眼判断终点十分困难,导致结果有比较大的偏差。虽然借助pH计辅助判断终点,仍有一定的误差。
Δ 碘量法的滴定原理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,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颜色是蓝色变成无色,容易观察终点。
Δ 两种滴定方法有差别,亚硫酸钠法比碘量法结果偏高。
8、甲醛检测中的质量控制
Δ 甲醛标准曲线制作周期讨论: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每周制备一次标准曲线
Δ 对标准曲线有效性的控制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
CNAS-CL10:2012 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》中规定:应定期(约5%的检查频率)使用中间点的校准
标样检查标准曲线。为了确保标准工作曲线的有效性,定期用0.75mg/L的标准溶液进行对标准曲线的核查,该方法简单有效。: \. s* A; E+ ]; {+ G"_
Δ 加标回收率
由于纺织品甲醛的检出概率不高,回收率不必每批次都做。在日常试验中,每1000个试样做一次加标回收率,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,提高工作效率。同时,在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甲醛含量的限量值附近时,加做加标回收率。
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检测论坛